干了十年“车间主任”的许家印,如今成了新能源汽车界的“劳模典范”。回首过去半年,自从恒大老板进军新能源汽车界就大刀阔斧,收购与组建合资企业。 “云在青天水在瓶”,拥有大局意识的莫过于恒大老板许家印也。从今年1月收购瑞典NEVS整车研发制造技术,到掌握世界顶尖动力电池和电机技术,再到近日在广州和沈阳投建新的产研基地,恒大在布局新能源汽车上,可谓步步扎实、招招精准、节点分明。 从这段时间恒大的造车逻辑上来看,造车3.0时代已经到来,即在全产业链落实到位之后,接下来的收购会越加谨慎,且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寻求国内外优秀嵊新与垂直领域领先企业的战略合作上。
进入2019年,恒大首先着眼整体,以整车研发制造技术开启造车之路。1月,恒大入主瑞典NEVS,这是一个完全继承瑞典萨博汽车历史和知识产权的北欧老牌车企,恒大也由此具备了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制造和量产能力。 很快,恒大就与世界顶级超级跑车公司科尼赛克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研发和生产制造世界最顶级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公司。同时,合资公司将使用科尼赛克的技术专利和品牌。科尼赛克,世界跑车之王,配得上该名号的新能源汽车,性能不言而喻。这次合作,让恒大汽车拥有了世界顶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能力,也宣告着造车1.0时代完成。
造车2.0时代:围绕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重点布局 在掌握整车制造技术后,恒大重点围绕关键尖端技术与核心零部件领域进行了密集布局。
动力电池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造车的重中之重,针对于此,入主卡耐新能源公司,获得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技术;并相继入主荷兰e-Traction公司和英国Protean,全面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有了这些最牛技术的加持,为恒大实现“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目标增添了更大信心。 考虑到此前还入股了广汇集团,拥有世界最大汽车销售渠道,这意味着恒大已实现从产品研发到核心零部件制造,从整车制造再到销售、售后的完整产业链闭环,即便放眼全球电动汽车巨头,也鲜有这样豪华的“阵容配置”。
量产交付才是新能源汽车战场的最后一站,恒大深谙此理,在闪电拿下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的全球顶尖科技后,恒大需要为其造车的宏伟计划进一步夯实研发生产能力,新基地的投建提上了日程。 6月11日、15日,恒大与国内三大汽车产地之一广州市、老牌工业重镇沈阳市分别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恒大新能源汽车将在这两个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城市落地生根。 在广州南沙,恒大斥资1600亿元投建包括整车、电池、电机在内的三大产研基地。而在沈阳,同样该三大领域,恒大投资1200亿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其中恒大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生产基地将落户浑南区,轮毂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超级工厂将落户铁西区。 加上已有的生产基地——天津、瑞典的生产基地已具备量产能力,上海新基地也在积极筹备当中,恒大已为接下来的大规模量产交付进行保障。遍布海内外的各大基地,成为恒大造车3.0时代的关键布局。
造出新能源车不仅需要技术硬实力,还需要一往无前的决心软实力。就造车硬实力而言,将世界顶尖技术悉数收入囊中的恒大早已占据了绝对技术高位。而造车软实力方面,堪称“造车劳模”的许家印早已通过其马不停蹄的行程和接连大手笔的投入力证其决心之大。 相信恒大这匹“软硬兼备”、实力雄厚的黑马,将助力中国汽车走到世界舞台中心!
|